《羊城晚报》:“捕捉”台风深圳有“预估神器”
台风“妮妲”虽已离开,但期间有关“妮妲”的准确预报仍让不少市民津津乐道。与预测台风路径相比,预测风雨的影响和台风的强度是世界性难题。记者了解到,在深圳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台风“预估神器”,助力气象部门发布信息。
预报空间精细到港区
据了解,“神器”的学名叫“登陆台风引发风雨影响预估模块”,是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李晴岚博士带领团队研发的成果。
“妮妲”到达深圳前夕,根据“近海台风引发深圳地区的风雨研究”的结论,深圳先进院与气象部门预估出,“妮坦”台风从东南方向接近珠三角地区,引发的大风应该在距离深圳200公里左右,具体的全市大风起风时间在22时-24时,并推测重点区域盐田港的最大阵风达到36m/s左右。深圳市气象局依据此科研结果,综合气象预报员的专业分析,第一时间发出深圳市气象台发布史上首个红色预警。
由于预报空间可精细到港区,预估工作对盐田港业务经营和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3年来,盐田港未出现因台风造成的港区人员伤亡。
基于多年气象数据挖掘
“预估神器”是如何炼成的?李晴岚博士介绍,该模块基于沿海自动站多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台风历史记录等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从而得出规律。未来利用数值模式以及卫星的台风路径预报、台风强度观测,结合深圳先进院数据挖掘的结果,可以对深圳重点区域进行风雨精细化预报。
该模块是深圳市气象局与决策部门制定台风应对措施的“好帮手”,这样的预测已成功过多次。李晴岚博士介绍,预估模块已经纳入热带气旋综合业务平台、深圳气象信息决策服务网,在面向决策部门的气象信息快报、行业内的天气会商中被频繁使用。自2012年投入运行以来,共应用预报台风降雨十余次,效果良好。
《羊城晚报》2016年8月4日A3版 http://ep.ycwb.com/epaper/ycwb/html/2016-08/04/content_105775.htm#article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