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抗台风,咱家有“宝贝”
昨天,强台风“妮妲”袭击深圳,由于预警及时、应对得当,并未给深圳造成严重灾害和人员伤亡。这背后,先进的预测技术功不可没。
昨天,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李晴岚博士告诉记者,依靠大数据及其挖掘技术,人们可尽量掌握台风等强对流天气动向。从2009年起,深圳市气象局就与该院高性能计算中心合作,提出台风精准预报、灰霾预报等课题。通过合作,该院开展了大量研究,大幅提高台风预报的时间、空间精度。有了这些数据,政府部门能在台风到来前,及时有效地组织疏散。其中,李晴岚研发的“登陆台风引发风雨影响预估模块”,成为市气象局与决策部门制定台风应对措施的“好帮手”。
以台风“妮妲”为例,根据深圳先进院与市气象局合作“近海台风引发深圳地区的风雨研究”的结论,“妮妲”从东南方向接近珠三角,引发深圳大风应该在距离200公里左右,具体的全市大风起风时间在晚上22时至24时左右。市气象局据此研究结果,综合气象预报员的专业分析,在第一时间发出深圳首个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深圳特区报》2016年8月3日A5要闻版 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6-08/03/content_3586314.htm?v=pc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