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阿尔法机器人春晚“冲向巅峰” 优必选一夜成名的背后
大年三十晚上,540个深圳阿尔法机器人在央视猴年春晚上整齐划一地舞蹈,“机器人爸爸”周剑在深圳守在电视机前忐忑不安;元宵晚会,阿尔法们再次亮相央视,这次周剑淡定多了。先后亮相央视春晚和元宵两大舞台,阿尔法“火了”,优必选的知名度也“冲上巅峰”。
周剑是深圳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与团队耗资5000万元、耗时近五年才研发出阿尔法,平常喜欢把阿尔法机器人叫“儿子”、“我家阿尔法”,像晒娃一样爱在微博、微信朋友圈里晒“儿子”的照片、视频。
如今优必选估值已超10亿美元,是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唯一的“独角兽”公司,亮相春晚后,关注、赞誉涌来。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最近也不吝赞美,称优必选几年内发展迅猛,大有未来“大疆”的风采。
周剑却依然如履薄冰。他告诉记者,人形机器人牵扯的行业太多、面临的问题太多,要做很多协调和平衡的事情,前几年偏重于机器人硬件部分的优必选要将“软”、“硬”更好地结合,不仅在人工智能、视觉图像处理等“软”的方面继续加强,还要打造一个类似于苹果商店的生态圈,“‘硬件+软件+服务’才是未来”。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认为,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门槛较高的细分领域,优必选已在该领域形成技术门槛,目前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满足人们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在开放的生态圈里,开发者和用户或将为人形机器人找到更具爆发点的用途。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马芳 实习生 穆玉洁
1.曾为阿尔法卖掉豪宅豪车
站在优必选位于南山智园C1栋22楼的落地窗前,可以看到毗邻的大学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楼宇、南方科技大学的校园以及近年价格大幅上升的几个楼盘。
2008年起,周剑将手上数千万元资金投入研发,但机器人研发过程中出现了无数的瓶颈和难关,之前的现金投入很快捉襟见肘,他甚至卖掉之前公司的股份和深圳华侨城数百平方米的豪宅、保时捷等名车,一度被朋友起了个“周三疯”的绰号。
1976年出生的周剑是上海人,从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拿到德国迈克威力集团设立的奖学金到德国留学。2003年毕业后,他在迈克威力工作几年就成为最年轻的中国大区经理,初次创业就在香港、深圳、上海等地成功创办多家工厂和科技企业,拥有几千万元的固定资产以及每年上千万元的利润收益。
为了“儿子”阿尔法,周剑经历了人生最大的低谷,一年年地体验了在高科技行业创业的艰辛。这一切都源于童年时对机器人的梦想和兴趣,2008年在日本某展会上看到的本田公司ASIMO机器人也触动了周剑。
周剑回忆说,当时ASIMO几乎和真人一样,但发现日本的机器人价格过高,一个普通机器人的价位也要几十万元人民币,而且机器人不能通过编程自定义行为,消费者很难让机器人去完成自己希望的舞蹈、动作等。
尽管当时机器人行业的局面并不明朗,但回国后周剑还是决心研发和制造中国自己的智能机器人,希望将机器人的成本降下来,目标是做出消费者买得起的、品质高的人形机器人,让机器人价格不再高不可攀,未来能成为家庭中的一员。
为了降低机器人的总成本,周剑首先“死磕”的就是伺服舵机。在亮相春晚的阿尔法1S身上有16个舵机,它的任何一个关节转动背后均是一套复杂的工作原理在运作:传感器得到信号,经芯片判断转动方向,然后驱动无核心电机转动,透过减速齿轮,动力传导至摆臂,同时位置检测器传回信号给芯片,判断是否到达指定位置。
周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同类型的舵机在日本的市场价是每个500到1000元人民币,一个使用20个舵机的人形机器人价格最低也要1.5万元,而拥有多项专利、质量更优的优必选舵机价格为20元,主要差别在于同行使用的是特制芯片,优必选使用的是几元钱一个的通用芯片,他有自己的算法。
世界知名的人形机器人——法国的可编程机器人NAO和日本软银公司开发、阿里巴巴与富士康大手笔投资的情感机器人Pepper都是直接购买舵机生产,这也是许多人形机器人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为了将阿尔法机器人真正实现商业化,周剑在创业前期坚持自主研发伺服舵机,包括如何降低这块小立方体的成本、如何改进连接线的方式以保证机器人的稳定性、协调性等,耗时4年终于研发出在参数、性能方面不输日本、韩国、瑞士等一流公司但性价比更有优势的产品。
2012年,第一台阿尔法智能机器人诞生。这一年,周剑在深圳注册了优必选科技,后获得比亚迪创始人之一夏佐全和风投机构的投资,估值数千万元。
2015年初,阿尔法首次亮相美国CES,周剑怀抱阿尔法的照片登上了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这一年,启明创投、科大讯飞先后投资优必选2000万美元,A轮融资后公司估值为3亿美金。
2016年1月,鼎晖资本、深创投等联合投资以8000万美元入股,B轮估值10亿美元,优必选成为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唯一的“独角兽”。
2.今年销售额或达1亿美元
正月初十,在南山智园近4000平方米的办公区域中,年轻的优必选员工已在电脑前忙碌,比阿尔法1S略高一点、有更多红色元素的阿尔法2在一旁不知疲倦地反复下蹲、起身,一些机器吱吱地完成外人看起来新奇的各种测试。
2015年年中,优必选从龙岗李朗软件园迁至南山智园,租用了两层约3800平方米的办公区域,目前已基本坐满。2015年上半年,该公司员工还不到100人,如今却有500人左右,几乎每个星期都有新员工加入,今年春节后来了大概二十个新人。
周剑告诉记者,机器人涉及多个学科,除了公司内部员工,科大讯飞等公司还在语音交互等方面提供支持,近期还将有视觉处理方面的牛人加入团队。
与员工数量一同高速增长的是优必选的销售额。2014年,阿尔法机器人小批量测试生产,优必选的销售额只有数百万元,2015年产能爬坡,销售额增长到约1亿元人民币,70%至80%来自海外,其中美国是其最大市场,约占35%,欧洲占比约25%至30%,此外还有中东、日韩、新加坡、泰国等市场。
如果不是受到产能影响,优必选的发展速度也许更快,但这也是其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掣肘。周剑本人欣赏大疆创新式的创新,但与大疆创新不同,优必选早早设立了自己的工厂,位于宝安区石岩镇。
为什么一定要有自己的工厂?“阿尔法的装备特别复杂,有16个舵机,而且对精密度要求非常高,某个环节出了一点问题都会导致运转不稳定,外发给其它工厂的条件还不成熟,品质上可能会造成问题。”据周剑介绍,阿尔法机器人2014年底开始小批量测试生产,2015年开始提升产能,下半年的产能提升到1万台以上,生产出的机器人全部销售完,全年销售了三四万台阿尔法机器人。
“产能是影响我们销售额的一个很大的因素。”周剑告诉记者,今年优必选的产能将继续爬坡,预计全年将生产15万台阿尔法1S、4万台阿尔法2代,30万台积木机器人。
他表示,今年内阿尔法2代机器人将上市销售,上半年还将推出新款积木机器人,可以让孩子像玩乐高一样搭建会动的长颈鹿、大象、狮子,价格也很实惠,预计2016年三大产品的销售额将达到六七亿元人民币(约为1亿美元)。
3.借助阿尔法2构建机器人生态系统
阿尔法2就是春晚上与主持人问答的机器人。在正月十五的央视元宵节晚会上,8个阿尔法2还以“小红”、“小蓝”的角色带领海内外观众欣赏了游花船、闹元宵、猜灯谜、舞狮子等元宵节目。
与比它矮5厘米、蓝色眼睛的阿尔法1S不同,阿尔法2不仅像智能手机一样智能,使用安卓操作系统,能通过语音下载应用延展功能,可以作为个人助理打电话、阅读和发送邮件,还能讲故事、唱歌跳舞,甚至可以作为瑜伽师,“因为它有20个可以模仿人类动作的舵机。”
阿尔法2将于今年内推出,价格在8000元左右,是阿尔法1S的2倍多。不过,优必选想做的并非只是推出一款更“聪明”、更高端的机器人。
“优必选机器人的产品品质、功能、品牌过硬,但最重要的是优必选人对机器人的理念与对机器人的理解不是谁想模仿就能模仿的。”周剑表示,未来优必选希望做基于机器人的产品平台,进行软硬件结合相互支持,打造一个可观的机器人服务生态圈,类似于苹果商店的生态圈,阿尔法2就是“软硬件+服务生态”的硬件载体。
2015年11月底,阿尔法2在 indiegogo上众筹,原定的10万美元目标上线不到13小时就已完成,8天内即在平台上突破100万美元。
让周剑更高兴的是,通过这次众筹他发现亚洲之外的人对人形机器人同样喜爱,而不是因为偏重功能就更喜欢履带机器人等,此外,优必选还收到了来自全球的近7000封邮件,邮件中包括来自机器人爱好者、开发者、用户,也有谷歌公司、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澳大利亚国家机器人研究所等的合作邀请。
“谷歌已经建立一个六七人的团队与优必选对接。”周剑说,现在很多服务机器人都用安卓系统,但安卓系统并不是针对机器人开发的,用于驱动机器人效率并不高,有很多资源浪费,谷歌也在探索为机器人做一个专门的操作系统。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安卓系统由谷歌公司和开放手机联盟领导及开发,近10年主要使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而“android”本义即是“机器人”,130年前法国作家利尔亚当发表的科幻小说《未来夏娃》中被用来指“外表像人的机器人”。
消费市场最奇妙的是,你永远不知道用户会拓展出什么意想不到的用途。
周剑说,正如愤怒的小鸟、切水果等知名应用都是开发者开发的,优必选希望围绕阿尔法2打造一个生态系统,聚集众多开发者参与,把阿尔法2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从而让家庭机器人能够满足更多的实际场景应用需求。目前,优必选已经找到了很多第三方开发者,比如西班牙语、日语的诗歌朗诵或问答等,
在周剑看来,创新并不局限于发明,创新未必要纠结或痴迷于解决某些基础理论研究、技术问题的解决,能够将现有的技术实现各种层面应用、真正落地并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人类生活,已经是很牛的企业。
“机器人之路看似风口来临且前景光明,实则如履薄冰。”周剑认为,在未来的人机交互方式中,人形机器人是方向之一,真正进入家庭并且控制各项终端,希望优必选几年内能成为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行业的领导企业和上市公司,未来打造全球智能服务机器人第一品牌。
■专家点评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 应用场景创新是关键
“春晚选择优必选,因为它代表了目前国内仿人机器人的水平。”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告诉记者,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行业中门槛较高的一个细分领域,国内长期以来只有简单的产品,与法国的NAO、日本的Pepper机器人相当的本土企业目前只有优必选,它在平衡、协调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定技术门槛。
他指出,优必选目前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满足人们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
正如旋翼无人机早在大疆创新诞生前数年就已诞生,但大疆以“飞行影像系统”为核心推出航拍无人机等,让无人机更多为普通人了解和使用,优必选的发展也需要一个类似航拍之于无人机的场景应用。
毕亚雷认为,优必选在细分领域有很大的机会,下一步的关键在于进行应用场景的创新。
“很多人都对人形机器人有兴趣,但机器人在哪些场景才能使用才能让企业赚到钱?是用于教学、银行还是其它?这些场景又要融合哪些技术?”毕亚雷告诉记者,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应用场景,优必选需要为人形机器人找到更有爆发性的应用场景,打造开发的生态有助于培养更多的开发者,开发者们将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据毕亚雷介绍,201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仅深圳市机器人协会近200家会员企业的产值已从2014年的360亿元增长至约480亿元,预计2016年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将更快。
《南方日报》2016年2月26日SC08版报道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6-02/26/content_7519525.htm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