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中心

长碳链耐高温PA10T/66及PA10T/66/GF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案例

发布时间:2019-01-22

  用户名称:中北大学高分子与生物工程研究所

  PA10T/66是我们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半芳香族PA10T合成的一种新型共聚酰胺,与商业化的半芳香族PA6T/66相比,PA10T/66有更长的分子链长度和更低的酰胺基密度,在类似表面安装技术(SMT)等对吸水率有很高要求的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纯PA10T/66强度低,限制了它更大范围的使用。中北大学高分子与生物工程研究所将PA10T/66与玻纤进行共混,成功制备了具有更高强度的PA10T/66/GF复合材料。

  由于挤出、成型和薄膜生产等实际聚合物加工工艺通常是在动态非等温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对于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的确定显得尤为重要。中北大学高分子与生物工程研究所和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PA10T/66PA10T/66/GF的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分析。使用JeziornyMo法描述了PA10T/66PA10T/66/GF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并采用Kissinger计算了PA10T/66PA10T/66/GF的结晶活化能,获得了相关动力学参数,为改性PA10T/66聚合物材料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依据中北大学高分子与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的相关技术参数,使用扫描示差量热仪(DSC)采集不同升降温速率下的DSC曲线。最终结果表明,玻纤的加入可以提高纯树脂的结晶温度和结晶速率常数G,降低其非等温结晶活化能,促进了聚合物的异相成核,这使得PA10T/66/GF具有更大的Zc值和更小的F(T)值,进而导致PA10T/66/GF的结晶速率加快。


附件下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