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暨分析测试中心,以下简称“所级中心”)(http://iac.siat.ac.cn/)于2013年筹划成立,由支撑平台处组织建设与运营。所级中心充分依托先进院在健康与医疗、新能源与新材料、机器人、大数据等领域科研技术和设备资源,通过联合各学科研究中心主任、技术负责人和技术人员,按学科领域划分组建专业性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为院内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力的实验条件保障,并充分利用仪器资源、发挥余热为社会提供对外测试服务。现设有生物成像平台、生物与化学分析平台、材料分析平台、实验动物平台等功能性技术支撑平台。
所级中心成立旨在“资源开放共享、服务支撑社会”,以建设高水平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为目标,规范和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和开放共享,培养和锻炼一支高技术高水平的专业团队,为先进院“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及重大成果产出提供高效高质的技术支撑保障,力求不断提升科技服务质量与水平,为院内多个研究单元提供服务、支撑重大项目研究。分析测试中心的建设主要依托先进院各研究中心的科技资源,推进全院设备逐步从分散管理向学科平台集中,统筹管理通用性较强的大型设备,鼓励各研究中心的专用设备向全院及全社会开放共享。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心已成为深圳地区较具规模、设备最为先进、开放共享程度较高的技术支撑中心之一。2016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择优支持,同时也是广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广东省分析测试协会、广东省电镜学会、深圳市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等成员单位之一。累计为上百家企事业单位提供相关测试服务。
四大分析测试子平台:
1.生物成像平台:定位于生命科学研究前沿,专注临床需求与重大疾病研究工作,致力于打造高端医学影像和生物组织光学成像和质谱成像三个支撑方向,包括3台MRI核磁共振成像系统、1台小动物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和多台/套的双光子及荧光成像等研发设备,及2种离子源的质谱成像系统等多台大型科研设备。
2.生物与化学分析平台:生化平台下设生物分析、化学分析、光谱分析三个支撑方向,开展物质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构鉴定、生物分析等方面的分析测试服务,组织相关设备的专业技术培训。拥有多色流式细胞分析仪、MALDI时间飞行质谱、DESI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GC-MS和HPLC-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仪、荧光光谱仪等设备。
3.材料分析平台:材料分析平台主要包括物质形貌与结构鉴定、表面结构分析、材料热分析三个方向,在为新型医用纳米材料、纳米医用材料、用于医疗器械的电子陶瓷等科研任务提供技术支撑,配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配有能谱扫描仪)、显微拉曼光谱仪、原子力显微镜、热失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等设备。
4.实验动物平台:实验动物平台包括动物实验室和小动物成像室,负责动物实验室的日常运行管理,负责动物饲养管理与动物质量的监督,为全院动物实验科研管理提供支撑服务,可饲养大小鼠5000笼、兔/豚鼠80笼、非人灵长类250笼。配备小动物用微CT、小动物三维成像系统、超声实时分子影像系统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