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

关于邀请参加“创新致未来”IBT 交叉融合博士后学术交 流活动暨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学术研讨第一期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4-22

各位老师、同学

为推动信息技术IT与生物科技BT等研究领域的交叉融合,促进博士后学术交流与合作,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人事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学院人事局指导,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博士后联谊会承办的“‘创新致未来’IBT交叉融合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暨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学术研讨第一期活动”,将于2025年5月21至23日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举办。

本次活动将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打造信息技术IT与生物科技BT领域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交流平台。活动将邀请医学成像领域、合成免疫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并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专家学者到场交流并分享主题报告。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学术交流与探讨,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共同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活动详情

一、活动时间 

2025年5月21日至23日

二、活动地点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68号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A504报告厅

三、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学院人事局

主办单位: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博士后联谊会

四、参加人员

信息技术和生物科技交叉相关领域院士、专家学者、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后研究人员、优秀博士生、企业科研人员及博士后相关工作管理人员。

五、活动议程

2025年‘创新致未来’IBT交叉融合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暨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学术研讨第一期活动日程(5月21日-23日)

5月21日

(周三)

14:00-20:00

报到

5月22日

(周四)

8:30-12:00 主会场

8:30-9:10

活动开幕式

9:10--9:40

特邀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教授

(医学成像主题)

9:40-10:10

特邀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田志刚教授

(合成免疫主题)

10:10-10:40

特邀报告香港工程院院士邝得互教授

(人工智能主题)

10:40-11:00

茶歇

11:00-12:00

圆桌论坛主题讨论

院企联合培养博士后:携手并进促产学研合作

14:00-17:30 平行分论坛学术交流(BT/IT)

分论坛一:生物技术前沿分论坛

聚焦内容:合成生物、生物制造、生命科学前沿、生物技术

分论坛二:信息技术前沿分论坛

聚焦内容:医学成像、生物医学工程、传感技术、科学仪器

分论坛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分论坛

聚焦内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机器人前沿技术AI for Science

分论坛四:全国博士后管理人员工作交流分论坛

5月23日

(周五)

9:00-10:20

各级博士后相关政策宣讲

10:20-12:00

参观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展厅、成果超市医学成像科学与技术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等自愿参加

13:30-17:00

参观深圳市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参观深圳市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自愿参加)

会议结束返程


六、专家介绍

郑海荣,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医学成像科学与技术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主任。主要研究医学成像技术与仪器设备、声学/磁学生物物理。主持完成了国家基金委重点、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中国科学院战略科技先导专项、和国家重大科研仪器专项等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主持完成我国首型号高场超导磁共振成像装备研制及超声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系统,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田志刚,中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Academia Europaea)、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免疫学研究所所长,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生物医学与健康安徽省实验室主任。历任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所所长,山东肿瘤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中心主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原国家实验室[筹])分子医学部主任,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院长。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项目负责人、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组长等。主要研究方向为NK细胞与免疫治疗。创办中国免疫学会英文会刊(Cell Mol Immunol,执行主编)。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Cell、Nat Immunol、Immunity、SciTranslMed、Cell Metabol、J Exp Med、J Clin Invest、Nat Commun、PNAS等发表SCI论文400余篇。2008和2019年分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曾任国际免疫学联盟(IUIS)执委和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监事长。

邝得互,香港岭南大学副校长、计算智能讲席教授、研究生院院长及数据科学学院代理院长。他是演化计算、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及图像/视频处理领域的全球知名学者。已发表超过350篇期刊论文及160篇会议论文,Google Scholar的h指数高达90。邝教授自2021年以来被斯坦福大学列为世界前2%的科学家,并在2022年和2023年被Clarivate列为引用率最高的研究人员之一。2014年,他因对控制论和视频编码优化技术的贡献而被提升为IEEE Fellow,于2021至2023年担任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学会(SMCS)主席,他是亚太人工智能协会会士(AAIA Fellow)、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NAI Fellow),及香港工程院院士(HKAE Fellow),现任多个顶尖IEEE期刊的副主编。

七、征集内容

本次活动面向全国博士后研究人员征集学术论文摘要,内容围绕活动三个分论坛主题,展示生物科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体现原创性、创新性及前瞻性。优秀论文摘要作者将安排至分论坛进行汇报交流。

要求:800 字以内论文摘要一份,中英文皆可,要求科学合理,逻辑严谨,论点鲜明,结果真实,结论可靠,文字通顺。稿件应是未曾正式发表的原创性研究论著摘要。摘要格式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提交方式:电子版文件发送至 postdoctor@siat.ac.cn,邮件标题注明“学术交流活动投稿-单位-姓名”,邮件中请注明具体联系方式。

提交时间: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5日

评审与反馈:活动组织方将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提交的论文摘要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将于2025年5月16日前通过邮件通知作者。

(注:本次活动同时面向博士后工作管理人员开设分论坛,欢迎相关人员参会交流。)

八、注册报名

请拟参会人员于2025年5月1日前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参会回执。活动不收取会务费和资料费,活动当天餐饮由组织方统一安排。我们诚挚邀请深圳先进院在站博士后、研究生、青年学者报名参加! 

九、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68号

邮箱:postdoctor@siat.ac.cn

联系人:谢老师(电话:0755-86585266、19875658389)、李老师

(电话:0755-86392094)

教育处

2025年4月22日



附件下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