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与文化

先进院广西捐资助教活动完成实地验收

发布时间:2007-12-12

12月2日凌晨5点,先进院樊院长、工程中心毕亚雷主任、贾彦经理、集成所潘宇博士、胡庆茂博士、医工所汪震博士、开放技术平台林翰博士、中科强华公司李K等一行12人前往广西天峨县三堡乡顶茂小学对捐资助教活动进行实地验收。 
  先进院捐资助教活动于今年4月启动,共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根据院里安排,由贾彦、李磊、张恒、徐建国四人组成的先谴调研组赴广西天峨县各小学进行实地调研。经考察筛选,拟定以顶茂小学、五福小学及平里小学作为我院捐资助教活动的捐助对象。第二阶段,捐资助教活动策划组向院内全体员工和学生发起了爱心捐款活动,筹措捐资助教资金。第三个阶段,即项目落实阶段,由先进院白建原副院长、捐助活动监督小组组长左成刚、团委书记冯伟、香港龙的文化慈善基金有限公司代表等一行前往三堡乡顶茂小学落实项目,决定为顶茂小学修建多功能室和标准篮球场,为五福小学修缮学校门窗及捐助课桌椅,并与两所学校的相关负责人签署了捐助协议。此次,樊院长一行将在顶茂小学进行第四个阶段实地验收活动。 
  12月3日上午11时左右,验收小组一行到达顶茂小学,刚放下行李,工作人员立即有条不紊的按事先的计划分头进行准备工作,挂牌匾、贴宣传画、贴活动图片展、准备赠送礼品等等。11时30分,由天峨县教育局、县支教办负责人、三堡乡负责人、先进院项目验收小组成员以及顶茂小学全体师生参加的简朴的竣工仪式正式举行。仪式由县支教办兰金权主任主持,顶茂小学孟远校长首先致欢迎词,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验收小组,并衷心感谢先进院给予顶茂小学的爱心捐助。随后,樊院长发表了讲话,深情地向在场的老师、学生和家长表达感谢,并对顶茂小学寄予厚望。樊院长说,自4月份以来,先进院开展的捐资助教活动得到了全院员工和学生以及香港慈善机构的支持。先进院在这个活动中受益匪浅,先进院有很多年轻的员工不了解祖国还有许多贫穷的地方,还有许多孩子上不起学,这次活动对于先进院的员工来说也是一种教育,非常感谢在座各位为先进院提供了一次受教育的机会。樊院长指出,教育的投资是最有价值的,教育是一个平衡器,穷人可以通过教育变成富人,落后的地区通过教育而变得先进,通过教育,我们还可以使一个人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最后,樊院长引用古语“少年智,则国家智,少年进步,国家进步,少年强,国家强”,对在座的学生寄予厚望,鼓励各位同学奋发图强,在学业上更上一层楼。樊院长希望同学们不要辍学,要一直坚持下去,先进院将给予顶茂小学考上大学的同学帮助,也十分欢迎大学毕业后到先进院的公司工作。随后,三堡乡党委王云鹏副书记、县教育局韦伯儒局长分别发表讲话,感谢先进院对天峨县教育的关心,对顶茂小学的支持,并号召同学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不辜负先进院领导和员工们的期望。 
  之后,捐赠仪式开始,胡庆茂博士代表先进院全体员工和学生将捐资助教项目余款捐赠给顶茂小学,潘宇博士代表先进院全体员工和学生向顶茂小学捐赠教学教具与文体用品,工程中心毕亚雷主任代表先进院接过三堡乡顶茂小学赠与“捐资助学风格高尚,真情扶教功德千秋”锦旗,樊院长代表先进院接过天峨县教育局赠与的锦旗,锦旗上书写着__“情注山区教育,功德永照千秋”。 
  接下来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为“学知行堂”多功能室和新建的标准篮球场揭牌。樊院长与孟校长分别在“学知行”堂和篮球场的碑牌前共同掀起红绸缎,并合影留念。县、乡、村等相关领导、顶茂小学全体师生和项目验收小组成员在一旁同共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新建球场启用仪式紧接着举行,由支教办兰主任主持开球,樊院长率领先实地验收小组成员与顶茂小学的老师们进行了10分钟别开生面的表演赛,这是顶茂村顶茂小学有史以来第一场标准的篮球比赛,最终双方以10比10的比分打成平手。 
  从顶茂小学乘船回到县城,验收小组与五福小学的校长在旅馆举行了简短的捐赠仪式,先进院向五福小学捐赠了文具和文体用品。 
  随着验收仪式的结束,本次捐资助教活动的工作圆满完成,在本次活动中,先进院的全体员工和学生奉献出了最大的爱心,捐资助教监督小组和执行小组对此项活动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院领导对整个活动的全程参与和指导保障了活动的正确开展。本次活动的顺利完成,充分展现了先进院的团队精神与丰富爱心,对今后的同类活动有着借鉴与指引作用。 
  
 

后记: 

山的那边,很远,也很近 

  我们一行12人于12月1日凌晨五点出发。上车的时候,天还没亮,怀着一种说不清的期待,我们向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进发了。长达14个小时的奔波之后,晚上7点,才抵达了天峨县县城,在当地的一个旅馆安置下来。 
  第二天清晨8点,吃过早餐,便乘车前往龙滩水电站码头,从那里再坐船去三堡乡。龙滩水电站被称为三峡电站之后的中国第二大水电站。站在码头向坝体望去,十分壮观。从码头乘船,需要整整两个半小时,才能抵达大山深处的三堡乡。坐在船上,同去的天峨县支教办兰主任热情洋溢地介绍着当地的教育情况和风土人情。他显然十分热衷山区教育事业,据说,很快就要退休了,但短暂的接触,让我感到他对山区支教事业依然热忱不减。随着行船的深入,连绵的大山和宽阔的水面成了沿途视野范围内的主题。一座座大山向后退去,前面迎来的还是一座座大山。给一位朋友发去短信,这样写着:“船向山里开去,连绵的大山深处,有一群孩子在等着我们。”这或许也是验收小组每个人当时的心情吧,我们都期盼着能快点抵达对岸。 
  上岸后,发现学校派了三辆破旧的吉普来接我们。虽然很破旧,但我想一定是他们款待我们的最高礼仪了。跟着“大部队”一起上车之后,我们沿着山路向山顶的小学进发。让我们反应不过来的是,山路的崎岖和颠簸完全出乎想象。破旧的吉普更是让我们东倒西歪,只见李K老师紧紧抓着前面的车座,唯恐一不小心就被颠到车窗外。由于颠簸,车辆行驶在路上发出“哐啷哐啷”的噪音,让此时正在接电话的我也根本听不清电话那头的声音,只是对着电话一阵狂喊。山路全是黄泥路,勇猛的山里司机驾驶的吉普疾驰而过,尘土漫天飞扬。由于靠前一辆车太近,有一段时间,漫天扬起的尘土使能见度变得很低很低,司机不得不停下车来,等尘土散去,再继续前行。同车的顶茂小学孟校长操着浓重“壮乡普通话”告诉对我们说,今天的路况已经算很好的了,下雨的时候更糟。前些日子,由于刚下过雨,他从县城回家,车子撞到了路边的石头上,他的头被撞出了一个大疱,眼睛也肿了。他说,幸好贾经理后来改了验收的时间,要不然,那么肿的眼睛,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总不能这样迎接先进院的客人们吧。孟校长的脸总是红扑扑的,他的一言一行,时时透着无比的淳朴和真诚。 
  半个小时之后我们终于抵达了三堡乡顶茂村。我计算了一下,如果从深圳出发,直接抵达顶茂小学,需要18个小时。 
 

山里的孩子,很纯朴,很天真 

  相信,验收小组同行的12人一定对12月3日上午11点的那一幕印象深刻。当我们来到小学的入口处时,早已看到两列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驻立路口等待。只听一声令下,“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几百名学生的声音清脆悦耳,响彻整个山庄。我们就是在这样热烈的气氛中,在这样质朴的欢迎仪式中走下小山坡,来到山坡下的顶茂小学的。只记得欢迎的队伍很长很长,全体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分成两排沿着山坡排列下来;欢迎的声音持续了很久很久,直到我们来到新建的球场。是呀,山里的孩子没有珍贵的礼物送给我们,但他们用那最独特的、最质朴的礼仪打动了我们,在他们响亮的欢迎声中,我的眼眶湿润了,眼前开始变得模糊。是的,有一种记忆,我们始终珍藏,因为我们曾经被深深地感动。孩子们,这,真的很珍贵! 
  回深圳的路上,大家喜欢互相欣赏着各自的相机拍下的相片。毕主任看完我拍的相片后说了一句“孩子们在球场上嬉戏的情景、神情和第一批先谴调研组带回去的相片都大不相同了”。确实是这样。篮球表演赛后,孩子们便自动自发地在球场上玩耍,他们有一种特别的玩球游戏:几个人轮流投篮,投进了可以继续投,投不进就罚10个俯卧撑。他们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嬉闹着,津津有味。一旁“观摩”的樊院长和毕主任看着这些天真的孩子也都会心地笑了。我当时萌生了一个想法,想给这些小运动员们拍个集体照,因为举行仪式时,我站在后面拍照,他们总是好奇地回头看着我手里的“大家伙”。于是小小导演了一把,让他们排好队,把篮球放在前面。其实,从摄影的角度来讲,拍小孩子的相片最容易出效果,因为孩子们不做作,神情总是最发自内心的,不掩饰的。拍完,我让孩子们过来看相片,让他们近距离感受一下佳能单反相机的魅力,他们都兴奋得不得了。我问:看见自己了吗?他们一起很大声地回答:看见了!说着又羞涩地走开了。童年,对于每个人都是难忘的,看着这些孩子们在我们捐建的篮球场上快乐地嬉戏玩耍,心想,从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的篮球场变成干净清爽的水泥篮球场,这也不失为遥远童年的一种美好回忆吧。 
  是呀,如果你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些纯朴的山里孩子,那么,也许你也会生出许多不一样的感慨,面对他们纯真的心灵,你的心也会被洗礼,也会变得透明而容易感动。仪式结束后,我来到他们的宿舍。走进去,同学们很礼貌地向我招呼:老师好!回答我的问题时,兴奋总在脸上洋溢着。偶然瞥见,他们端着的饭盒里真的只有几颗黄豆和拌开的辣椒粉。还有一个特别的景观:学生宿舍的门前摆着一排整齐但陈旧的塑料储水罐,因为当地缺水,他们需要每天到井边去打水,聊天的间隙,会看到他们时不时拿起储水罐仰着脖子喝水的样子。我不知道如何形容内心的酸楚,同样稚嫩的脸庞,同样生长在中国的土地上,而很多孩子的成长环境却是那么地让人感到揪心和无奈,而他们依然坚强地,快乐地过着这稍纵即逝的童年。很快,他们也长大了,也将承担起家里的重担,而如果没有更好的教育,他们也将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面朝黄土背朝天,重复着他们的父辈在大山深处的贫瘠生活,永远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樊院长说,教育是一个平衡器,可以让穷人变成富人,可以让落后的地区变成先进的地区。我也始终坚信。知识是力量,它可以改变命运。 
 

悄悄变化的爱心,很真挚,很温暖 

  话说,12月3日,中午1点。顶茂小学的老师们以最热情的礼仪—丰盛的午餐来接待我们这些来自深圳的客人。也许大家是饿了,经过四、五个小时的舟车劳顿,再经过一个又一个的仪式,大家开始埋头吃饭。忽然,有人发现,我们12个人,只剩下11个了。想了又想,才发现,原来李K老师不见了。小凌过了些时候回来汇报说,李K老师在和同学们吃午饭呢。于是,在回深圳的车上,我们有了一个热门话题,当然是李K老师发起的。李老师在长时间的沉默之后终于说话了:“小覃,你愿意每天捐出一块钱给这些孩子们吗?”“当然可以呀,每一位先进院的员工都应该有这样的能力吧。”李K老师又说话了,语气里透着认真:“因为,我看到孩子们中午饭只吃辣椒拌饭,昨天中午在他们的集市上我也问过,这里的鸡蛋5毛钱一个,顶茂小学有三百名学生,先进院如果有三、四百人,每人每天捐出一元钱,那么这里的每位学生每天就可以吃到两个鸡蛋了”。旁边的潘宇博士开始加入我们的谈话:“是呀,小孩子长身体的时候是最需要营养的,没有营养上课也听不进去。况且鸡蛋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李K老师继续说:“我们可以做一个募捐箱,放在院里的某个地方,前台呀都可以,每位员工每天上班时投一元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我认为这个方案很可行,同时也解决了孩子们的实际问题。”“对的,我们可以在全院呼吁。日本曾经提出,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我们也可以提出,一个鸡蛋,强壮一所顶茂小学。”大家七嘴八舌,贾老师、小凌、徐司机也都投入到这场有意义的对话中来,又是论证方案的重要性,又是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切身的体验,确实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我们真切地感受了当地的贫瘠和孩子们艰苦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内心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强大的驱动力,试图着帮助这些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尽我们所能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和学习条件,使他们得以茁壮成长、学习知识、开阔视野,多年以后,更好地为家乡,为国家做更多的事情。 
  不可否认,发自肺腑地帮助他人,让我们体验了人生的另一种意义和别样的境界。人生,原来可以如此丰富!此时的爱心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被动而主动,由自发而自觉。(文/覃善萍)

实地验收小组浩浩荡荡来到顶茂小学的路口 

同学们夹道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同学们“盛装”迎接实地验收小组

简朴的竣工和捐赠仪式

樊院长深情地对同学们寄予厚望,表示先进院将尽力给予帮助 

胡庆茂博士代表先进院全体员工和学生捐赠捐资助教项目余款

潘宇博士代表先进院全体员工和学生捐赠教具和文体用品

毕亚雷主任接过顶茂小学赠予的锦旗

樊院长接过天峨县教育局赠予的锦旗

实地验收小组与县、乡、村、校领导在学知行堂前合影

樊院长与孟校长为新建的标准篮球场揭牌

同学们通过捐资助教的宣传栏了解活动和外面的世界

精彩的篮球表演赛开始了

竣工和捐赠仪式吸引了众多前来观看的村民和家长 

干净清爽的水泥球场上,同学们尽情嬉戏 

顶茂小学的小篮球队员们

实地验收小组与顶茂小学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樊院长接过五福小学赠与先进院的锦旗

 

附件下载:

TOP